未来三个月,像鸡一样生活,尤其是气血虚的女生!
虽然大部分南方地区未来一个月依旧会有高温天反复,但时令已变,燥气开始,到了一年中最需要养阴的季节。
美好秋三月,具体要怎么生活呢?
《黄帝内经》讲: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。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;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
简单几句,说全了秋季养生最关键的点,今天借着这些和大家分享一些秋季生活的小技巧。
binshaogg.com 访问更多内容
一、秋三月,像鸡一样生活
《黄帝内经》: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。”
夏天阳气旺盛活跃,所爱在外,阳气心神从外面收回来也晚,所以晚睡一会儿。
秋天最好像鸡一样早睡早起,比夏天早睡一个小时,晚上10点半或更早入眠,收敛气血藏精补精。
早起,鸡鸣声此起彼伏时起床,也可以再日出之后半小时左右。
想要早起,一定是持之以恒地早睡。
睡觉是「天补」。每个人都要睡觉,把这件必做的事做到极致,就是最好的养。
现在很多人习惯买最贵的面霜,熬最晚的夜,其实你早点睡觉,自然就皮肤好,气血足,心情好,还更容易瘦。所有的抗衰,都不如好好睡觉来得实在,这是最简单的。
秋主「收」,而睡眠,也是「收」,所以立秋后要格外好好睡觉,让身体在晚上「扎下根儿」。这样之后补气血,也能好好吸收。
二、秋养食物,平补气血
除了睡以外,第二个秋养的关键是吃。这时节可以吃点酸味,收敛肺气,收敛气血。
中医认为,秋天是收敛的。而肺气是宣泄的,如果肺气一直往上冒,就会出现“肺气上逆”的情况,结果就是咳嗽。
比如说,有的人,一到了秋天,咳嗽的毛病就来了,一直延续到冬天都在反复,这就和秋天没有“收”好有关系。
秋天“容平”,推荐吃些健脾利 湿,平补气血的食物:
谷类:小米、黑豆、玉米、红薯、土豆、山药;
蔬菜:南瓜、白菜、板栗、萝卜、莲藕、茼蒿、菠菜;
肉类:鲈鱼、鸭子、瘦肉;
水果:苹果、柚子、葡萄、石榴;
有个酸酸甜甜的小果子——覆盆子在这里重点推荐一下,它不仅酸酸润润,可以收敛气血,还固肾精,阴阳同补,这是其他果子没有的。
《本草通玄》里很早就夸赞它:强肾无燥热之害偏,固精无凝滞之害,属金玉之品也。
binshaogg.com 访问更多内容
三、秋登高,深呼吸清理浊气
雄鸡报晓,也是站在高处,秋天是登山的好季节。此时肺气开始旺盛,趁着秋高气爽,去呼吸高山上的清明之气,可清肺气。
从阴阳观念来看,「山为阳泽为阴,高为阳低为阴」,高山上是极阳重合的地方,秋日登高可以聚敛阳气,振奋精神,「浩然之气」油然而生,胸怀坦荡,心中无忧。
在山顶深呼吸,吸进来的都是最好的清明之气,呼出烦恼与浊气。
身体畅通了,心里才会更畅通,我们没有理由不开心不美丽。没有山的时候,心中也可以有座山。
早上起床,就自然地坐在床边,或者站起来,调整呼吸,双手尽量上举,掌心朝上,吸气的时候眼睛看向手掌,呼气的时候肩膀随着呼吸一起落下,手掌保持不动。
慢慢做上几次,感受身体的通畅拉伸,肺气舒,一天也会有精神。
四、减少内耗,收敛神气
秋天要“收”,先收心,收神,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、气,使情志安定平静,以缓冲深秋的肃杀之气。收敛神气,首先我们要知道“神气”是如何去用的。“神气”通过五感去用,我们去看、去听、去思考、去感受,这些东西是在消耗我们的“神气”。
所以要收敛自己,就要把五感收回来,内观自己,闭上眼睛、关上耳朵,去进入一个深层的放松状态。
如果仅仅是通过观看电子设备来放松的休息,其实并没有达到收敛的状态,甚至还在持续消耗我们的“神气”,自然不能得到一个充分的,良好的休息。
举个例子,我们可以每天花些时间做一些帮助自己内观的事情,比如静坐,导引,练字等等,让我们得以真正收敛神气,安定心神。
生命中难免有些让人伤心、郁闷的时刻,那些糟糕的情绪不仅会让我们失去食欲,还会引起胸闷心悸、恶心、甚至呕吐,这时多按揉内关穴。因为内关是守护内心的关口,让心回归安宁与平静。
内关穴:靠近手掌第一个横纹向下三指正中的地方。用大拇指掐住这里,慢慢揉按,每侧3分钟。不仅在秋天,“收”其实应该作为一个生命能量的另一面引起我们的重视。
生命能量的流转,“生、长、收、藏”,我们有升发、生长的一面,就需要有收藏的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