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净,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!

诗人顾城曾说: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,并且干净。

干净,是一个人身上最温柔的形容词,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气质,人生,不求大富大贵,只求清清白白,干干净净。

这是做人的底线,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。

binshaogg.com 访问更多内容

一、外表干净,是尊重

《菜根谭》中说:贫家净扫地,贫女净梳头,景色虽不艳丽,气度自是风雅。

意思是说:贫苦人家把地扫得干干净净,穷人家的女儿把头梳得整整齐齐,虽然外表算不上艳丽,但是却有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。

外表未必高雅,但一定要整洁;衣着未必奢华,但却一定要干净。

一个人的仪表,就是一张隐形的名片,没有人有义务,透过连你自己都不在意的邋遢外表,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。

外表干净的的人,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,与之相处时,总能在不经意感受到温暖和惬意,以貌取人不等于肤浅,因为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,从他的外在就看得出来。

在干净得体的外表下,隐藏着一个人对生活的讲究,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,就意味着他对生活有一份恭恭敬敬的态度。

不敷衍,不搪塞,不会去混日子。

《礼记》有言:礼义之始,在于正容体,齐颜色,顺辞令。

一个人如果能把自己的仪表,整理的干干净净、整整齐齐,那么他面对其他事情,也能从容不迫、落落大方。

外表是一个人表现内心的图画,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,对自己的形象认真负责,是尊重别人,更是取悦自己。


二、谈吐干净,是涵养

荀子说:赠人以言,重于珠玉;伤人以言,甚于剑戟。

一个人嘴里不干不净,对别人妄加指摘,就是在“作业”,业作得多了,迟早会报应到自己头上。
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祢衡,年少得志,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名士孔融的忘年交,孔融把他引荐给曹操,他竟当众脱光衣服,来了一出“击鼓骂曹”,让曹操很是下不来台。

曹操不想落下“不能容人”的骂名,忍气把他打发到荆州刘表处,刘表又把他送给了性情急躁的黄祖。

黄祖是一介武夫,他可不像曹操刘表一样,顾忌自己的身份名声,当祢衡再一次狂性大发时,黄祖二话不说便将他给杀了。一代名士,终因目中无人而早早落幕。

古人说:恶言不出口,苛言不留耳。

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,从来不会轻易口出恶言,他们知道言语的力量,不愿因为一时的痛快去伤害别人。

他们站在别人的角度,懂得宽恕与理解,这样的人谈吐温柔而坚定,温和而干净,他不忍心去伤害别人,别人也不愿去伤害他。


三、圈子干净,是取舍

古人说:蓬生麻中,不扶自直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。

蓬草长在麻地里,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;白沙混进了黑土里,就会变得和土一样黑。

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,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性;一个人经常混什么样的圈子,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。

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,选择圈子就是选择命运。

人到了一定年龄,要学会取舍,舍弃无用的社交,虚假的酒局,保持圈子的干净,不仅是能力,更是境界。

顾城说,一个人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,觉得不堪入目。

尽管生活中总有黑暗,尽管我们都曾感慨过:坏人当道,好人难当,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放弃品行干净,自甘堕落的理由。

曾子居卫,管宁割席,一个人内心有理念,有坚守,远离那些蝇营狗苟的圈子,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
纵使前路茫茫,也要在心中燃起篝火,在黑暗中摸索前行,寻找自己要走的路。


四、内心干净,是高贵

孟浩然《题大禹寺义公禅房》:看取莲花净,应知不染心。

一个人内心干干净净,人品没有污点,自有一份高贵。

他们不会被物欲裹挟,不会坠入欲望的深渊,也许他们并不富有,但是却活得舒心、安心。

清末名臣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,权势日盛,很多下属都来巴结他,其中有一个县令送给他一副王羲之的字,珍贵异常,曾国藩爱不释手,连夜赏完后原封不动送了回去,对县令说:世间尤物,不敢妄取。

曾国藩为官几十年,清廉自守,下属送来的礼物,每次只取一些不太贵重的小玩意儿留下,既不伤别人的面子,也不坏自己的品行。

曾国藩说:慎独则心安。

一个人内心干净澄澈,才能无愧天地,不惧鬼神,努力成为一个内心干净的人,乘着微弱的光,不遗余力的前行吧。

干净、简单、天真、自然,到了一定的年龄后,就会转化为清雅的气质,这是一种返璞归真,也是一种岁月的赏赐。

干净的人,也许会衰老,但绝不会油腻;也许会平凡,但绝不会庸俗;也许会清贫,但活得问心无愧。

在这个花里胡哨的年代,物欲和虚荣让人开始变得油腻,维持“干净”显得弥足珍贵。

做一个干净的人,清清爽爽,明明白白,如夜晚微凉的清风,永远温柔,永远澄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