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道教常识
道士的称谓概述
道士之名源于战国、秦汉时的方士,即有方术之士。道教创立之后,道士则专指从道修行的道教神职教徒。隋唐前后道士,习惯上男称道士、黄冠;女称女冠、女真。较晚至今,则分别称男、女道士为乾道和坤道。南北朝时代奉道之士增多,对在家修持的人,称为“火居道士”,以区别出家道士。在历史上,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,道士修
查看详细 -
道教常识
皈依道教的途径
人身难得,中土难生,大道难闻,信仰自由,道机难逢,殊缘莫失,众善信得闻道讯亦可互相转告,功德无量。凡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,皆可皈依。皈依后须爱国爱教,遵纪守法,勤奉香礼,勤俭持修,谨守戒规,积功累德,济世救人,弘扬大道。
查看详细 -
道教常识
关于《道藏》的内容组成和它的由来
明《正统道藏》中包含有三洞四辅等道家典籍共 1,476种,5,485卷(这个卷数是旧说相传如此,现存《道藏》已多残缺,实际不满五千卷),其中包括有关道教的经戒、科仪、符图、炼养等类的书籍,也包括有道家哲学及有关的儒、墨、名、法、阴阳、兵、医、杂等诸家的书籍,它的数量庞大,可和“佛藏”相拜称,因之古今的学者一方面认为它是民族文化的宝藏,一方面也认为它的内容是驳而不纯。
查看详细